第五千五百九十九章 商军东征为夺铜-《东晋北府一丘八》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斗蓬叹了口气,语气中透出了不甘与无奈:“一个王朝初立之时,需要开国的君臣作出牺牲小我,光大族群的行为,周伯季历就是做了这样的事,为了周国的生存空间,为了他们的发展壮大,是必须四处征战,扩张的,而这种扩张与发展,必然会惹来商王的重点关照与猜忌,也不可能靠几句话或者是献俘纳贡来打消商王的猜忌,只有自己主动献身求死,而同时让周国不造反,继续表现得恭顺,才可能瞒过商王的眼睛。”

    “这才是真正的献祭,在商王和邪天帝看来,季历是把自己的魂魄献给了邪天帝,而对于周国来说,牺牲了自己的首领,却保全了国家,还得到了商朝暂时的信任,让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再去征伐周围的蛮夷,只要献上足够的人牲,商朝就会满足,因为在商王和邪天帝看来,周国的这些战争,都不过是在讨伐他们的同族,打得越多,打得越狠,就会越和周围的羌人,狄人结仇,而商军却是落得了个清闲无事,也不用劳师千里地远征了。”

    黑袍冷冷地说道:“商朝在这方面错得太利害了,周国的仁义差不多也是这个时期开发出来的,那其实就是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,以召方和其他的并州戎狄为例,主动归附的,那就要加以保护,哪怕拼上季历的性命,也绝不可以再次把他们交给商朝作为人祭,这点做法,让召方一族,还有关西的其他西羌族人,对周国从此感激涕零,死心踏地,而召方的族长更是后来认姬周首领为义父,自己为义子,召方一族从此成为了周国的核心部族之一,后世武王伐纣时,召公作为周文王的义子,也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呢。”

    斗蓬笑道:“所以后来周朝把这个召公分封到了幽州之地,成为燕国的起源,可见还是没把这个义兄弟当成真正的自己人,毕竟是血浓于水啊,这也是后话不说了,但在季历死后,周伯姬昌即位,这也是后世的周文王,而造成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的,也是在姬昌的手中实现的,不得不说,周国从周太王古公檀父时期开始,连续数代都是英主明君,碰到这样的周国,也算是大商的不幸。”

    老祖沉声道:“这些也许就是冥冥中的天意了,邪天帝在季历献祭之后,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,也就此放过了周国,大概他认为周国在连首领被献祭也能忍气吞声,说明是真的怕了商朝,一时间不足为虑,而西方关中之事,则交给周国去和犬戎,西羌部落去争斗,他认为只要周朝每年需要交大量的人牲,就不得不去跟犬戎,西羌部落血拼死战,输赢且不说,这血仇是世代结下,无法化解的,而如果仇杀不断的周国,是无法团结一统西部,对商朝形成威胁,所以,邪天帝和他所掌控的几任商王,重新把目标投向了淮夷方向。”

    黑袍的眉头一皱:“之前不是几代商王讨伐淮夷的战事都不顺利吗,怎么现在开始又要打淮夷了?为何不在几次成功的军事打击之后的并州之地进行扩张,把城邑建到晋中,晋北之地呢?”

    老祖叹了口气:“因为晋中一带,当时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开发,不象后世有晋阳这样的大城,地貌上来说也是草原居多,不是后世那样的万顷良田,商朝在这个时候,向晋中进行扩张,建城,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,物力,而成果也是要在多年后才能慢慢地显现,而且,还要面临将当地游牧的戎狄,转化成农耕的农民,这非一日之功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一切都顺利,晋中一带能给商朝带回的回报,最多也只是粮食的产出和人口,而此时的商朝,面临的头等大事,是军事技术和武器水平,已经无法完全压制四方诸侯了,之所以商军出动地越来越少,说直白点,也是因为羌人和狄人,在吸收了鬼方的军事技术之后,在骑兵,战车这些至关重要的军事技术上,已经不差商人多少了,甚至还略有超过,这在周国征伐并州之戎,包括之前的大破犬戎之战上,就可以看得出来,可能商朝这时候除了鬼神之力,祖先法术之外,纯靠人类的军事,已经无法压制周国这样的大诸侯了。”

    斗蓬的眉头一皱,说道:“草原游牧部落,战马和牛羊,还有大车是其生存必须的东西,这跟农耕民族不一样,上天公平,凡事有利有弊,草原部落有了马匹和牛羊的同时,也因为食物来源不稳定,居无定所,所以人口不可能太多,周国自己在游牧部落的时期也是非常弱小,给不停地打击,直到周原站稳脚跟后才算是大发展了,靠的也是稳定的食物,更多的人口,商朝要跟这些四方诸侯竞争,不能光靠军事技术,因为商朝毕竟居于中原之地,在这里不太好进行大规模的游牧,但商朝的人口,十倍于这些边境的游牧诸侯,完全可以靠数量上碾压他们,这个思路不能弄错的。”

    老祖点了点头,说道:“商朝的思路,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失误,如斗蓬尊者所说,农耕王朝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于人口,商朝也差不多是全民皆兵,士人国人都需要习战的这种模式,所以对于商军来说,不一定能做到人人有马骑或者说可以上战车作战,但还是可以做到人人披甲,手持的武器不是削尖的树枝,而是打造的青铜武器,至少戈,戟,矛的前端,得是青铜打造,这就需要商朝有大量的铜矿可用,可以冶炼出足够的武器,武装数以万计的商军。”

    “在武丁朝之后,妇好死后,商朝与淮夷之间的联盟又重新给打破了,百余年来,淮夷一带的部落,方国,几乎都不来进贡,商朝赖以为继的铜矿石,也就此断绝供应,在打败了并州戎狄,西方又暂时有周国代为镇守,提供人牲与马匹,皮革这些贡品之后,商朝的目光就放在了东面,战争的根本目的,仍然是为了铜矿石。”